温度计
wdj.ybzhan.cn仪表网旗下一般规定
1、就地安装仪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l光线充足,操作和维修方便;不宜安装在振动、潮湿、易受机械损伤、有强磁场干扰、高温、温度变化剧烈和有腐蚀性气体的地方。
l仪表的中心距地面的高度宜为1.2~1.5 米。就地安装的显示仪表应安装在手动操作阀门时便于观察仪表指示值的位置。
2、仪表安装前应外观完整、附件齐全,并按设计规定检查其型号、规格及材质。
3、仪表安装时不应敲击及振动,安装后应牢固、平正。
4、设计规定需要脱脂的仪表,应经脱脂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
5、直接安装在工艺管道上的仪表,宜在工艺管道吹扫后压力试验前安装,当必须与工艺管道同时安装时,在工艺管道吹扫时应将仪表拆下。仪表外壳上箭头的指向应与被测介质的流向一致。仪表与工艺管道连接时,仪表上法兰的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一致,固定时应使其受力均匀。
6、直接安装在工艺设备或管道上的仪表安装完毕,应随同工艺系统一起进行压力试验。
7、仪表及电气设备上接线盒的引入口不应朝上,以避免油、水及灰尘进入盒内,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密封措施。
8、仪表和电气设备标志牌上的文字及端子编号等,应书写正确、清楚。
9、仪表及电气设备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l接线前应校线并标号
l剥绝缘层时不应损伤线芯
l多股线芯端头宜烫锡或采用接线片。采用接线片时,电线与接线片的连接应压接或焊接,连接处应均匀牢固、导电良好
l锡焊时应使用无腐蚀性焊药
l电缆(线)与端子的连接处应固定牢固,并留有适当的余度
l接线应正确,排列应整齐、美观
l仪表及电气设备易受振动影响时,接线端子上应加弹簧垫圈
l线路补偿电阻应安装牢固,拆装方便,其阻值允许误差为±0.1 欧姆
温度仪表
1、在多粉尘的工艺管道上安装的测温元件,应采取防止磨损的保护措施。
2、表面温度计的感温面应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固定牢固。
3、压力式温度计的温包必须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毛细管的敷设应有保护措施,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50毫米,周围温度变化剧烈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压力仪表
1、测量低压的压力表或变送器的安装高度,宜与取压点的高度一致。
2、就地安装的压力表不应固定在振动较大的工艺设备或管道上。
3、压力表与被测量管道之间应装设隔离阀。
4、测量高压的压力表安装在操作岗位附近时,宜距地面1.8 米以上,或在仪表正面加 保护罩。
流量仪表
1、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正、负压室与测量管路的连接必须正确。
2、转子流量计的安装应呈垂直状态,上游侧直管段的长度不宜小于5倍工艺管道内径,其前后的工艺管道应固定。
3、涡轮流量计的前置放大器与变送器间的距离不宜大于3 米。
4、电磁流量计的安装为取得可靠和精确的测量,应满足以下条件:
① 流量
l流量必须均匀并不得有干扰
l电极应*浸没在被测流体中,在条件不允许时,将其安置在虹吸状态
l液体流态应尽可能有规则
② 建议上下游采用的直管段长度
l上游直管段长度:5 倍于直径
l下游直管段长度: 3 倍于直径
③ 减缩管/渐扩管
l管道内径必须尽可能和电极的内径相同
l如果安装有渐缩管和渐扩管,安装角度不宜大于一定角度,具体数值请参照制造厂家要求.
④ 接线注意事项
l电源系统应尽量不被中断
l传感器和变送器应采用仪表接地而非工业接地
l如果远距离转换,传感器和变送器的距离应可能的缩短
⑤ 在所有采用的配制中,检查流体的温度应和传感器的特性相兼容
⑥ 压力和低压
l流量仪所选用的压力等级应和水力流程系统的压力相匹配
l低压:一些内衬,特别是PTFE,不是*的粘结,会被较强的低压破坏
⑦ 其它
l流量计、被测介质及工艺管道三者之间应连成等电位,并应接地
l在垂直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被测介质的流向应自下而上,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两个测量电极不应在工艺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
l管径大于300 毫米时,应有支架支撑
l周围有强磁场时,应采取防干扰措施
物位仪表
1、浮筒液面计的安装应使浮筒呈垂直状态。其安装高度宜是仪表全量程的1/2。
2、负荷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l传感器的安装应呈垂直状态,各个传感器的受力应均匀
l当有冲击性负载时应有缓冲措施。
分析仪表
1、预处理装置应单独安装,并宜靠近传送器。
2、被分析样品的排放管应直接与排放总管连接,总管应引至室外安全场所,其集液处应有排液装置。
电气线路敷设
1、一般规定
l敷设前应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 伏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值不应小于5 兆欧;当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l线路应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l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区域。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保护或屏蔽措施
l线路不应敷设在影响操作,妨碍设备检修、运输和人行的位置
l当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C 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处在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场所时,应加防火措施
l线路不宜平行敷设在高温工艺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的下方
l线路与绝热的工艺设备、管道绝热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 毫米,与其他工艺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 毫米
l架空敷设的线路从户外进入室内时,应有防水措施
l线路的终端接线处以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留有适当的余度
l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补偿导线宜采用压接。同轴电缆及高频电缆应采用接头
l敷设线路时,不宜在混凝土梁、柱上凿安装孔,在防腐蚀的厂房内不应破防腐层
l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及标号,并按本规的规定,测量绝缘电阻
l测量线路绝缘电阻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仪表设备及元件断开
l在线路的终端处和地下人井处,应加标志牌;地下埋设的线路,应在其正方地面上加标桩;标志牌和标桩应坚固、明显、防腐蚀,其上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2、支架的安装
①制作支架时应将材料矫正、平直。切口处不应有卷边和毛刺。制作好的支架应牢固、平正、尺寸准确
安装支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l在金属结构上和混凝土构筑物的预埋件上,应采用焊接固定
l在混凝土上,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l在不允许焊接支架的工艺管道上,应采用U 型螺栓或卡子固定
l在允许焊接支架的金属工艺设备、管道上,可采用焊接固定。当工艺设备、管道与支架不是同一种材质或需要增加强度时,应预先焊接一块与工艺设备、管道材质相同的加强板后,再在其上面焊接支架
l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在同一直线段上的支架间距应均匀
l支架安装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构架上时,其安装坡度应与电缆沟或建筑物构架的坡度相同;安装在有弧度的设备或构架上时,其安装弧度应与设备或构架的弧度相同
②支架不应安装在具有较大振动、热源、腐蚀性液滴及排污沟道的位置;也不宜安装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质的工艺设备、管道以及能移动的构筑物上
③水平安装的汇线槽及保护管用的金属支架间距宜为2 米;在拐弯处、终端处及其他需要的位置可适当减小间距;垂直安装时可适当增大间距
④电缆支架间距宜为:当电缆水平敷设时为0.8 米,垂直敷设时为1.0 米
3、汇线槽的安装
l制作好的汇线槽应平整,内部光洁、无毛刺,加工尺寸准确
l汇线槽采用焊接连接时应牢固,不应有显著变形
l汇线槽采用螺钉连接或固定时,宜用平滑的半圆头螺钉,在汇线槽的外侧固定牢固
l汇线槽的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其上部与天花板(或楼板)之间应留有便于操作的空间。垂直排列的汇线槽拐弯时,其弯曲弧度应一致
l槽与槽之间、槽与仪表盘(箱)之间、槽与盖之间、盖与盖之间的连接处,应对合严密
l汇线槽安装在工艺管架上时,宜在工艺管道的侧面或上方
l汇线槽拐直角弯时,其最小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电缆外径的10 倍
l当直接由汇线槽内引出电缆时,应用机械加工方法开孔,并采用合适的护圈保护电缆
l汇线槽应有排水孔
l汇线槽的直线长度超过50 米时,宜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4、电缆(线)保护管的敷设
① 保护管不应有变形及裂缝,其内部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应光滑、无锐边
② 埋入混凝土内的保护管,管外不应涂漆
③ 弯制保护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l保护管的弯成角度不应小于90 度
l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当穿无铠装的电缆且明敷设时,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 倍;当穿铠装电缆以及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0 倍
l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的弯扁
l单根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宜超过两个
④ 当保护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 米或弯曲角度的总和超过270 度时,应在其中间加装拉线盒
⑤ 保护管的两端管口应带护线箍或打成喇叭形
⑥ 金属保护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l明敷设时宜采用螺纹连接,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的1/2
l埋设时宜采用套管焊接,管子的对口处应处于套管的中心位置;焊接应牢固,焊口应严密,并应做防腐处理;
l镀锌管及薄壁管应采用螺纹连接
l单根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宜超过两个
l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以及可能有粉尘、液体、蒸汽、腐蚀性或潮湿气体进入管内的地方敷设的保护管,其两端管口应密封
l保护管连接后应保证整个系统的电气连续性
⑦ 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就地仪表之间,应用金属软管连接,并有防水弯。与就地仪表箱、分线箱、接线盒、拉线盒等连接时应密封,并用锁紧螺母将管固定牢固
⑧ 埋设的保护管应选最短途径敷设,埋入墙或混凝土内时,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 毫米
⑨ 保护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用管卡固定时,管卡间距应均匀
⑩ 保护管有可能受到雨水或潮湿气体浸入时,应在其可能积水的位置安装排水设施
? 埋设的保护管与公路或铁路交叉时,管顶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米
? 与排水沟交叉时,离沟底净距离不应小于0.5 米;并应延伸出路基或排水沟外1米以上
? 穿墙保护管段(或保护罩)两端延伸出墙面的长度,不应大于30 毫米
? 穿过楼板(或平台)继续向前明敷设电缆的保护管段,宜高出楼板(或平台)1米
? 埋设的保护管引出地面时,管口宜高出地面200 毫米;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仪表盘(箱)时,宜高出盘(箱)内地面50 毫米
? 敷设在电缆沟道内的保护管,不应紧靠沟壁
? 在户外和潮湿场所敷设的保护管,引入分线箱或仪表盘(箱)时,宜从底部进入
? 现场分线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l周围环境温度不宜高于45°C
l到各检测点的距离应适当,箱体中心距地面的高度宜为1.5 米
l不应影响操作、通行和设备维修。
? 拉线盒、接线盒和分线箱均应密封,分线箱应标明编号
? 采用硬质塑料管作保护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l弯管时加热应均匀,管子不应有明显变形与烧焦
l用套管加热连接时,管子插入套管内的深度宜大于其外径的1.5 倍;当使用粘合剂连接时,应大于1.1 倍
l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1.5 米,对直径小于25 毫米的管子不宜大于1米
l在管端及连接部件的两侧300 毫米处应加以固定
l管的直线长度大于30 米时,应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l与未绝热的高温工艺设备、管道表面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 毫米。当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21采用混凝土排管作保护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l排管的内壁和管口应光滑
l排管应有不小于1:1000 的泄水坡
l排管对口连接时,相对两孔中心线的偏差不宜大于5 毫米;接口处应用水泥密封
l排管在改变方向、分支及进出口处,应筑电缆井,并应垫砂
l埋在人行道下时不应小于500 毫米
l排管上表面宜涂红色耐腐蚀的颜料作为明显标记
5、电缆的敷设
①敷设电缆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l交链聚乙烯电缆0°C
l低压塑料电缆-20°C
l橡皮及聚氯乙烯保护套橡皮绝缘电缆-15°C
l裸铅包橡皮绝缘电缆-20°C
l其它外护套层橡皮绝缘电缆-7°C
②敷设电缆应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他硬物体之间的摩擦;固定时,松紧应适度
③塑料绝缘、橡皮绝缘多芯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下列规定值:
l有铠装的电缆为其外径的10 倍
l无铠装的电缆为其外径的6 倍
④仪表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线)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⑤在同一汇线槽内的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类布置;对于交流仪表电源线路和安全联锁线路,应用隔板与无屏蔽的仪表信号线路隔开敷设
⑥电缆沿支架或在汇线槽内敷设时,应在下列各处固定牢固:
l当电缆倾斜坡度超过45 度或垂直排列时,在每一个支架上
l当电缆倾斜坡度不超过45 度且水平排列时,在每隔1 ~ 2 个支架上
l在线路拐弯处和补偿余度两侧以及保护管两端的第一、二两个支架上
l在引入仪表盘(箱)、供电盘(箱)前300~400 毫米处
l在引入接线盒及分线箱前150~300 毫米处
⑦数条汇线槽垂直分层安装时,电缆应按下列规定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l仪表信号线路
l安全联锁线路
l仪表用交流和直流供电线路
⑧明敷设的仪表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 米;当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保护管以及在汇线槽内敷设时,宜大于0.8 米
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时,其上下应铺100 毫米厚的砂子,砂子上面盖一层砖或混凝土护板,复盖宽度应超过电缆边缘两侧50 毫米;电缆应埋在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防止损坏电缆的措施,但埋入深度不应小于700 毫米
⑩直接埋地敷设的电缆与建筑物地下基础间的最小净距离宜为0.6 米,与电力电缆间的最小净距离应为0.5 米
?直接埋地敷设的电缆不应沿任何地下管道的上方或下方平行敷设。当沿地下管道两侧平行敷设或与其交叉时,最小净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l与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平行时为1.0 米,交叉时为0.5 米
l与热力管道平行时为2.0 米,交叉时为0.5 米,当电缆周围土壤温升超过10°C 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l与水管道或其他工艺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均为0.5 米
? 电缆在隧道或沟道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汇线槽内。当电缆进入建筑物后,电缆沟道与建筑物间应隔离密封
? 电缆敷设后,两端应做电缆头
? 制作电缆头时,绝缘带应干燥、清洁、无折皱、层间无空隙,抽出屏蔽接地线时,不应损坏绝缘;在潮湿或有油污的场所,应有相应的防潮、防油措施
6、仪表盘(箱、架)内的配线
l仪表盘(箱、架)内的线路可敷设在小型汇线槽内,也可明敷设;当明敷设时,电缆、电线束应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扎带扎牢,扎带间距宜为100 毫米
l电线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3 倍
l本质安全型仪表的信号线和非本质安全型仪表的信号线应加以分隔。当仪表有特殊要求时,应按仪表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配线
l仪表盘(箱、架)内的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其绝缘护套不应有损伤
l仪表盘(箱、架)内端子板两端的线路,均应按施工图纸标号
l每一个接线端上最多允许接两根芯线
l接线端子板的安装应牢固;当其在仪表盘(箱、架)底部时,距离基础面的高度宜为250 毫米。在顶部或侧面时,与盘(箱、架)边缘的距离宜为100 毫米。多组接线端子板并列安装时,其间隔净距离宜为200 毫米
l剥去外部护套的橡皮绝缘芯线及接地线、屏蔽线,应加设绝缘护套
l导线与接线端子板、仪表、电气设备等连接时,应留有适当余度
7、接地
①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有可能接触到危险电压的裸露金属部件,均应做保护接地。安全型仪表金属外壳当仪表使用说明书无接地规定时,不做保护接地,当规定接地时,应直接与其关联设备接地的接地极连接
②保护接地可接到电气工程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网上,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应串联接地
③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④在建筑物上安装的汇线槽及电缆(线)保护管,当设计不规定只能一点接地时,可以多点接地
⑤信号回路接地与屏蔽接地可共用一个单独的接地极。同一信号回路或同一线路的屏蔽层,只能有一个接地点。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⑥信号回路的接地点应在显示仪表侧,当采用接地型热电偶和检测部分已接地的仪表时,不应再在显示仪表侧接地
⑦屏蔽电缆(线)屏蔽层的接地应符合F 条的规定;同一线路的屏蔽层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续性
⑧当有防干扰要求时,多芯电缆中的备用芯线应在一点接地;屏蔽电缆的备用芯线与电缆屏蔽层,应在同一侧接地
⑨仪表盘(箱、架)内的保护接地、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和本质安全型仪表系统接地,应分别接到各自的接地母线上;各接地母线,各接地总干线、分干线之间,应彼此绝缘
⑩分线箱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l非本质安全线路分线箱的接地,应接到保护接地网或已接地的钢结构上
l本质安全线路分线箱的接地,应接到信号接地干线或接地式安全栅的接地线上
l本质安全线路与非本质安全线路共用一个分线箱时,应将本质安全系统接地母线、非本质安全系统接地母线及分线箱外壳接地线,三者互相绝缘地接至各自的接地干线上
?本质安全线路本身不接地,但仪表功能要求接地时,应按仪表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 本质安全型仪表系统的接地,宜采用独立的接地极或接至信号接地极上,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 接地线的颜色应符合设计规定
物位仪表
客服热线: 0571-87759942
加盟热线: 0571-87756399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下载仪表站APP
Ybzhan手机版
Ybzhan公众号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