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 | | | 加微群|
关注我们
本站客户服务

线上客服更便捷

仪表网官微

扫一扫关注我们

|
客户端
仪表APP

安卓版

仪表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仪表小程序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仪表网>温度计>资讯列表>大气所提出新的海洋采水器数据偏差订正方法

大气所提出新的海洋采水器数据偏差订正方法

2022年09月09日 11:02:29 人气: 17832 来源: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仪表网 仪表研发】19世纪末,挪威物理海洋学家Fritjoff Nansen将水银温度计装装入采水器来测量海水温度,这成为现代海洋观测起源的重要标志,被称为南森瓶(Nansen Bottle)。该仪器在20世纪被大量使用,至今累计超过200万条海洋温度廓线数据(图1)。
 
  然而,采水器采集的温度数据是否存在系统性偏差?如何影响对海洋气候监测的准确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聘用的外籍人员Viktor Gouretski与研究员成里京合作,联合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海洋环境信息中心(NCEI)研究员Tim Boyer,通过对比采水器数据与较为精确的CTD数据(温-盐-深探仪),系统分析和探究了采水器数据的质量和偏差(图2)。
 
  研究表明,采水器数据存在显著的系统性偏差,1980年前全球平均的偏差约为0.02-0.05℃。考虑该偏差后,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在1955-1990年的趋势为0.28±0.06 Wm-2,较不考虑该偏差高40%(不考虑该偏差,海洋变暖趋势为0.20±0.05 Wm-2)。这表明20世纪下半叶海洋增暖趋势或被低估(图2)。
 
  采水器数据存在系统性偏差的原因之一是其深度数据的偏差:它的深度由从船舶到采水器连接的缆绳的长度来测量,但缆绳在海水中不一定是垂直的,造成深度数据的系统性偏差。然而,一部分采水器为颠倒采水器即在特定压强下测量海水温度,而该类采水器数据偏差较小。
 
  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图1.1900年以来,海洋主要测次表层温度观测数据统计
 
  图2.1955-1990年,全球上层2000米海洋热含量趋势:a)为不订正采水器偏差;b)为订正采水器偏差;c)为a和b之差;d)为100-800米海洋的气候态平均温度梯度。
关键词: 采水器,温度计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y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4、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

企业推荐

更多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0571-87759942

加盟热线: 0571-87756399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